盗窃燃气的法律责任
盗窃燃气的行为,不仅会给国家、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甚至可能危害到公共安全。为了保障燃气企业的利益以及社会公共安全,本文对盗窃燃气的法律责任做一探讨,以供参考。
盗窃燃气,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单位和组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私接燃气管道、改装或损害用气计量装置等不正当手段秘密窃取燃气的行为。根据裁判文书网查询的结果以及部分省市出台的相关规定,盗用燃气的手段一般包括:在供气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个人的供气、用气设施上,擅自安装管线或设施用气;绕越法定用气计量装置用气;拆除、伪造、开启法定的或者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加封的用气计量装置封印用气;改装、损坏法定用气计量装置,或者安装窃气装置,使其少计量或者不计量;将预购气费卡钥匙非法充值后用气;以不交或者少交气费为目的,故意删除、修改供气企业用以计量气费的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传输的数据应用程序等。
一般的盗窃燃气行为除了具有民事侵权的特征外,还属于行政违法;严重的盗窃燃气行为,兼有民事侵权、行政违法、刑事犯罪三种属性。因此,盗窃者在也要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以及刑事责任。
一、盗窃燃气的民事责任
根据用气的主体不同,盗窃燃气承担的民事责任可分为两类:
(一)违约责任
该类型的用气主体是用户,即盗窃燃气的主体与燃气企业之间存在用气合同关系,合同中通常约定了盗气行为及相关的违约条款。该类用气主体盗窃燃气可依据《合同法》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根据《合同法》第107条,用户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如,用户违法违规盗用燃气的,按合同约定的损失计算方法向燃气企业补缴气费或直接给付一定金额的违约金(若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燃气企业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
另外,当盗气者是用户时,因其违约行为同时侵害了燃气企业的财产权益,出现了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请求权的竞合,根据《合同法》第122条,燃气企业可以根据损害的事实、证据的掌握情况择一行使。如:当事人对损害的证据不足时最好选择违约责任之诉。因违约责任采取的是无过失责任,并不要求盗气者具有过错,只要没有免责事由就要承担违约责任,在举证上只需证明盗气者没有履行合同义务即可。
(二)侵权责任
该类型的用气主体是非用户,即盗窃燃气的主体与燃气企业之间不存在法律上或事实上的用气合同关系。该类用气主体盗窃燃气可依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根据《侵权责任法》第15条,非用户盗窃燃气,因存在过错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侵权责任。赔偿损失的金额一般包括气费损失、维修或更换燃气设备的损失及以及因停气给用户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等等。
燃气公司在发现偷盗气行为后,如无法就气费损失等赔偿金额与盗气者达成一致,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维护自身的权益。
二、盗窃燃气的行政责任
盗窃燃气的行为,违反了我国行政管理秩序,依法要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
根据《城镇燃气管理条例》 第49条第2款规定,盗用燃气的,依照有关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进行处罚。盗用燃气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燃气公司在发现偷盗气行为后,可以立即报告公安机关,从而借助行政手段达到赔偿气费损失的目的。
三、盗窃燃气的刑事责任
(一)定性
根据《刑法》第264条关于盗窃罪的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对盗窃罪对象公私财物的解释,可知,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燃气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燃气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并根据盗气的数额、情节等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另外,若盗窃燃气的同时又不同程度地触犯了其他多项罪名,如同时构成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或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盗气数额的认定
实践中,对于此类盗窃无形财产的案件,盗气数额的认定往往是该类案件处理的难点,也是决定刑事责任如何承担的关键。结合部分省市相关规定和已有案件处理,盗气数额一般情况下应按照认定的盗用燃气量乘以盗用当时当地执行的燃气价格计算。而盗用燃气量的认定,根据《解释》第4条第3款,可采用以下方法:1、盗窃电力、燃气、自来水等财物,盗窃数量能够查实的,按照查实的数量计算盗窃数额;2、盗窃数量无法查实的,以盗窃前六个月月均正常用量减去盗窃后计量仪表显示的月均用量推算盗窃数额;3、盗窃前正常使用不足六个月的,按照正常使用期间的月均用量减去盗窃后计量仪表显示的月均用量推算盗窃数额。
燃气公司在发现严重的偷盗气行为后,可以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进而通过检察机关提起公诉而达到赔偿气费损失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对盗气行为进行处置时,燃气经营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追究盗气者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以及刑事责任。盗气者同时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以及刑事责任,而盗气者财产不足以支付的,应先承担民事责任。
综上所述,作为燃气经营者,要定期开展用户设施检查,加强用气管理、规范用气行为,注重对公服及工业用户的日常检查,对重点用户的燃气使用情况做到及时掌握。在发现偷盗气行为时,要根据偷盗气数额等具体案件情况,选择不同的维权路径,可以直接对盗气者提起诉讼追究违约或侵权的民事责任,也可以借助公安机关的行政手段得到气费赔偿,还可以通过向公诉机关提请刑事诉讼或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获得退赔(将所盗燃气折算成现金补交给燃气公司),以减小和挽回因盗窃燃气而产生的损失,从而维护燃气企业的财产权益。